河南成人高考

手机版电脑版

成考导航:河南成人高考 > 历年试题

④第一套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科目模拟试卷标准答案【下】

2025-08-18 01:56:26
       上篇文章,河南言行教育徐老师与大家分享了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科目教育理论第一套模拟试卷的标准答案上篇【需要查看本套模拟试卷内容的同学可点击: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科目教育理论模拟试卷】,本篇文章徐老师与大家分享下篇,主要内容为本套模拟试卷的辨析题、简单题及论述题相关试题答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1、正确。(1)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人在应付压力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应对压力的基本知识和能力,适当的压力可以挖掘人的潜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2)人长期处在压力应对状态,尤其是过多、过度的压力,可能造成应接不暇和身心疲惫状态,对健康发生明显的消极作用。
  32、错误。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运动。
  七、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3、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性原则。对任何心理现象必须按它们的本来面貌加以考察,在人的生活和活动中,通过研究产生心理现象的客观条件的原因和表现来研究人的心理。切忌根据实验者的主观愿望或猜测来分析人的心理。
  (2)系统性原则。在研究中坚持系统、整体的观点,对人的心理进行多层次、多因素的系统分析;也要对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形成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整体的研究。
  (3)发展性原则。在研究中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一切心理现象,不仅要看到其现实特征,而还要看到其发展前景。反对把心理现象看作是凝固的、静止的、孤立的东西。
  34、(1)社会促进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研究发现,一方面社会助长作用的确广泛存在,并且不仅可以引起人们行为效率在量上的增加,而且可以在有些工作上提高行为的质量。但是,另一方面,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带来社会助长作用。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乃至最终变为社会干扰。
  (2)社会惰化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心理学家发现,随着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人数增加,每个人所作的努力程度会逐步下降。他人的参与,直接导致了个人努力水平的下降。
  35、(1)区别:①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②感觉的产生是某一种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则是分析器系统综合活动的结果;③知觉比感觉复杂得多,它们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感性认识的形式。
  (2)联系:①同属认识的感性阶段;②都是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③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八、论述题:15分。

  36、良好的意志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教师一项重要的任务,其主要做法是:①加强对学生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②鼓励学生勇敢地克服困难,培养学生的坚定性;③帮助学生排除犹豫的心理,培养学生的果断性;④调动学生克服片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制力;⑤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提升学历报名电话:0371-55365369 24小时手机专线:15333801969 QQ咨询:⑥15333801969    ⑧782122922
本文链接地址:

http://m.henanjiaoyu.com/linianshiti/1587.html

PC端访问请点击:

④第一套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科目模拟试卷标准答案【下】


下一篇:1.第二套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科目教育理论复习试卷【上】
上一篇:③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科目第一套模拟试卷标准答案【上】

下一篇 上一篇

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成人高考报名热线:0371-55365369
24小时手机专线:15333801969(同微信号)
权威专家在线问答成人高考专场
免费咨询